AI一字不差背诵《哈利·波特》,居然不算盗版?地表最强法务迪士尼这次遇到对手了
在过去的几个月里,AI 领域的版权纠纷不断涌现,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。迪士尼联合环球影业,将 Midjourney 告上法庭,指责其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,学会绘制《星球大战》和《小黄人》相关形象;图片巨头 Getty Images 也抓住了 Stability AI 的侵权行为,后者不仅 “摄取” 了数百万张受版权保护的图片,甚至在生成的新图中还露出了 Getty Images 标志性的水印,就像笨贼作案后忘了擦掉指纹一样。这些版权纠纷的核心问题是:AI 训练所使用的海量数据,到底算不算 “赃物”?
最近,两场关键判决的结果似乎给出了答案。Anthropic 和 Meta 在版权官司中双双获胜,这让不少人以为 AI 行业的版权警报已经解除。然而,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,法官在判决书中留下了许多值得玩味的信息。
从表面看,这两起案件的情况并不复杂。一群作家指控这两家公司用他们的书籍训练大模型,认为这属于偷窃行为。但 AI 公司却辩称,这种行为属于 “变革性使用”,是学习过程,并非抄袭,属于法律允许的 “合理使用” 范畴。令人意外的是,法官采纳了 AI 公司的观点,认为用书籍训练 AI 与直接复制书籍售卖有着本质区别,具有 “变革性”;并且,原告作家也未能提供有力证据,证明自己的书籍销量因 AI 训练行为而受到影响。于是,新闻标题纷纷报道 AI 公司胜诉。
然而,深入研究法官的判词就会发现,其中暗藏玄机。在 Meta 的案子里,Chhabria 法官直言原告的诉讼策略混乱不堪。他明确表示,“判决并不意味着 Meta 的行为就合法了,只是这批原告没能说服我。他们问错了问题,也拿错了证据。” 这番话就像是给后续的版权诉讼指明了方向,暗示着下次若有更专业的原告,Meta 未必还能胜诉。
而在审理 Anthropic 案时,Alsup 法官对 AI 公司使用盗版数据训练的问题十分不满。他指出,这些公司明明有合法获取数据的渠道,却偏要走捷径,从盗版网站获取数据。他警告说,用非法手段获取的数据,不能用 “合理使用” 来开脱,即便后续再通过合法途径扫描数据,也无法抹去最初的 “偷窃” 行为,这无疑给 AI 公司的胜利埋下了隐患。
真正的 “定时炸弹”,是这两场官司都刻意回避的一个关键问题:AI “说” 出来的话,到底算不算侵权?虽然 AI 训练过程可以解释为 “学习”,但一项研究发现,Meta 的模型竟然记住了《哈利・波特与魔法石》超过 40% 的原文。这意味着 AI 不再仅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 “学生”,更像是一个存储着海量盗版书籍的移动硬盘。对此,Alsup 法官也明确表示,如果 AI 的输出内容直接抄袭原作,版权方完全可以再次起诉,而且胜诉的可能性极大。
那么,这两场胜诉对于 AI 行业意味着什么呢?对于 Meta、OpenAI 这样的行业巨头而言,或许只是争取到了更多应对版权问题的时间。它们财力雄厚,拥有顶尖的律师团队,已经开始与各大媒体和出版商签署授权协议,版权问题正逐渐从法律风险转变为可计算的商业成本。
但对于那些规模较小、依赖开源数据的 AI 公司来说,情况则不容乐观。它们既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高昂的授权费用,也难以承受漫长的法律诉讼。一旦版权 “清算” 全面展开,这些小公司很可能首当其冲,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。
对于创作者而言,局面也变得更加复杂。虽然他们有机会通过授权获得一定收入,可这能否弥补被 AI 内容冲击的市场损失,还是个未知数。
总体来看,这两场官司并没有真正解决 AI 版权问题,反而让问题更加具体和棘手。围绕版权的这场博弈,不会因为这几次判决就画上句号,只不过从法庭上的激烈辩论,延伸到了谈判桌上的利益博弈。这场关于数据、创意与 AI 的较量,或许才刚刚拉开帷幕。
©️版权声明:若无特殊声明,本站所有文章版权均归AI工具集原创和所有,未经许可,任何个人、媒体、网站、团体不得转载、抄袭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站内容,或在非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建立镜像。否则,我站将依法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