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用2700万参数,这个推理模型超越了DeepSeek和Claude
当前,大语言模型(LLM)在处理复杂任务推理时,主要依赖思维链(CoT)技术。然而,这种技术存在任务分解复杂、数据需求大以及高延迟等问题,使得大模型的架构变革迫在眉睫。在此背景下,来自 Sapient Intelligence 的研究者受人脑分层和多时间尺度处理机制的启发,提出了分层推理模型(HRM)。这一全新的循环架构,为大模型推理带来了新的突破,仅凭借 2700 万个参数,便在复杂推理任务上超
智能眼镜的重点,并不在智能
在小米 “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” 上,起售价 1999 元的小米 AI 眼镜成为全场焦点,这不仅因为它是雷军亲自发布的产品,更在于小米入场往往意味着一个产品领域大众化的开端。尽管小米 AI 眼镜主打 AI 功能,宣称可接入满血版超级小爱模型,但人们的关注点却集中在拍照这一传统功能上。这一现象背后,反映出智能眼镜发展的关键:日常好用远比 AI “整活” 更重要。在当下,“AI” 已经从技术名词演变成营
AI一字不差背诵《哈利·波特》,居然不算盗版?地表最强法务迪士尼这次遇到对手了
在过去的几个月里,AI 领域的版权纠纷不断涌现,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。迪士尼联合环球影业,将 Midjourney 告上法庭,指责其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,学会绘制《星球大战》和《小黄人》相关形象;图片巨头 Getty Images 也抓住了 Stability AI 的侵权行为,后者不仅 “摄取” 了数百万张受版权保护的图片,甚至在生成的新图中还露出了 Getty Images 标志性的水印,就像笨贼
对话游戏人罗大萌:AI如何重塑我们的行业
AI 并未 “降维打击” 游戏行业,而是在悄然重塑游戏人的工作方式。6 月 19 日,北京出台新政策,大力扶持游戏电竞行业,对 AI 游戏的技术激励成为重点。政策明确表示,支持企业在人工智能、游戏引擎、开发工具等关键领域加快布局,对通过算力构建、大模型部署等提升研发效率的智能化技改项目,给予最高 3000 万元的奖励。在广东、浙江等地相继推出扶持游戏行业的政策之后,北京的这一举措,再次彰显了各地对
AI人才缺口扩大,香港再出手面向内地“抢人才”
经济转型、科技发展和数字化趋势正不断重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格局。立志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香港,在这股浪潮中加速 “抢人才” 的步伐,以推动本地创科产业的蓬勃发展。2025 年 6 月 28 日,“2025 香港国际人才职业博览会” 第二季盛大举办。这一系列活动为当年首创,在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、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的指导与支持下开展。其中,第二季聚焦 “创新科技、工业制造与智慧城市”,覆盖人工智
AI编程里程碑,谷歌AI自己写代码惊呆工程师,GPU内核算法反超人类21%
近期,基于谷歌 AlphaEvolve 的开源实现 OpenEvolve 取得重大突破。它通过自我学习、自主编写代码,在苹果芯片上成功进化出性能超越人类工程师编写的 GPU 核函数,在真实的 Transformer 推理任务中,带来平均 12.5% 的性能提升,峰值更是飙升 106% ,直接超越人类工程师 21%。这一成果标志着 “AI 为 AI 编程” 新时代的开启,是自动化编程史上的重要里程碑
RAG终极框架,港大开源RAG-Anything:统一多模态知识图谱
港大黄超团队开源了一款多模态 RAG 框架 ——RAG-Anything,它能够统一处理图文表公式等多种信息,有效解决了传统 RAG 的技术局限,实现了 “万物皆可 RAG” 的处理能力。项目核心亮点RAG-Anything 专为多模态文档设计,是一款检索增强生成(RAG)系统,主要用于解决复杂场景下的智能问答与信息检索难题。该系统提供了完整的端到端多模态文档处理解决方案,可统一处理文本
马斯克脑机接口计划有望让盲人复明
当地时间 6 月 27 日,马斯克带领 Neuralink 脑机接口团队举行发布会,披露了令人瞩目的脑机接口研究进展及未来规划,其中帮助盲人复明的计划尤为引人关注。Neuralink 目前已形成 “心灵感应(Telepathy)”“盲视(Blindsight)”“深入(Deep)” 三大产品线。“盲视” 聚焦视觉重建,致力于帮助视障者恢复视觉感知。其原理是通过高通道电极刺激视觉皮层,绕过眼睛和视神
ChatGPT化身生活操作系统:奥特曼预告下一代顶级AI
OpenAI 计划发布一个极为强大的开源模型,这一消息引发了 AI 领域的广泛关注。该模型具备让人们在本地运行强大模型的能力,或将彻底改变人们对 “本地部署” 的认知。这一消息是 OpenAI 的奥特曼在旧金山 AI 初创学校的对话中宣布的。此次对话由 Y Combinator 的首席执行官 Garry Tan 主持,他们在交流中探讨了 OpenAI 的发展历程、未来走向、ChatGPT 的起源,
大厂 AI 军备赛,谁能笑到最后?
2025 年,科技圈最热门的话题非 “AI” 莫属,几乎全世界都围绕着这块 “香饽饽” 展开激烈角逐。从国际科技巨头到国内互联网大厂,无一例外。尤其是腾讯、快手、阿里、字节跳动等国内大厂,纷纷按下加速键,全力投入 AI 战场,掀起了一场如同新时代淘金热般的 AI 军备竞赛。大厂们对 AI 如此热衷,根源在于互联网行业发展面临瓶颈。短视频、电商、外卖等传统赛道竞争异常激烈,增长逐渐乏力。以快手为例,